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淮南城乡规划局  作者:CGY  2015-07-04 15:10

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淮南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6区1县,分别为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凤台县,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淮南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淮南市市区所辖范围,包括大通区、田家庵区、

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和潘集区,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重点处理好煤炭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设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凭借“三山三水”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生态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市。

经济发展目标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人均达到5900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5:50:45.5。

城镇发展战略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皖北及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

坚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抓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国家煤炭生产基地、煤电生产基地和安徽省煤化工基地暨煤电化三大基地(简称“三大基地”)建设,并通过“三大基地”的建设带动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协调区域城镇布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镇、矿区、乡村的协调发展。

市域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到2020年,淮南市域常住人口达到290万人 ,其中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4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

到2020年,淮南市域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2793.54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27788.48公顷,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15005.06公顷。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主两副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一主”:指市域内的中心城市,即淮南中心城区,主要承担区域性服务功能,辐射市域周边区域。“两副”:指市域内2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是区、县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四区”:在全市形成四大城镇协调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协调发展区、潘集—芦集城镇协 调发展区、凤台—桂集城镇协调发展区和毛集—新集城镇协调发展区。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到2020年,全市形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个,2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1个; 5-20万人口的小城市2个;2—5万人的小城镇9个;小于2万人的小城镇7个。

市域空间管制

市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分别进行空间管制。

(1)禁止建设区:包括地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坡度大于25%的山地,行滞洪区,洪水淹没区,不稳定的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核心区。

(2)限制建设区:包括河湖湿地,地表水二级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坡度介于15%—25%的山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非核心区,相对稳定的采煤沉陷区,大型基础设施廊道,生态廊道,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区。

(3)适宜建设区:包括各城镇建成区、规划城镇建设区和市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

在淮河以北地区,稳定凤台、潘集、毛集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在淮河以南地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扩大蔬菜、水产、水果、苗木的种植面积。在保障区域水环境质量前提下,在焦岗湖、采煤沉陷湖等水域发展淡水养殖业;以乡镇为区块,采用农业合作组织方式发展规模化的家禽、家畜饲养业,积极促进高塘湖和瓦埠湖周边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第二产业:

按照“北重(煤电化产业)南轻(高新技术产业)、东新(现代制造业)西传(传统制造业)”的原则安排工业。在淮河以北地区,建设“三大基地”,统筹协调淮河干流和支流的水源保护区,合理布局煤炭开采与采选(包括煤产品深加工)、电力工业、煤化工等产业;工业发展应考虑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减排要求,严格控制发展造纸、陶瓷、印染等高污染类产业;在中心城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医药制药、纺织工业、电气机械、食品加工制造业、新材料类和环保产品制造业等。分期有序地将旧城的传统工业门类归并和集中,建设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山南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台—八公山产业走廊以及淮南工业园区等四个转型产业基地,作为未来淮南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三产业:

结合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启动,建设商业中心区块,加强中心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完善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启动山南新区的片区商业中心建设;配套完善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建设;依托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发展,逐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山南新区建设高教园区;依托“三山三水”积极培育旅游业,建设八公山旅游经济圈,加强中心城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引导毛集镇、上窑镇、曹庵镇、朱马店镇等重点小城镇的商贸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建设五大旅游区和一条生态旅游带(简称“五区一带”)

(1)八公山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八公山、卧龙湖等为主体,包含周边文化景点,发展文化观光、生态旅游,建设西部城区旅游服务基地。

(2)窑山窑水旅游区:以古寿州窑址、上窑国家森林公园、高塘湖湿地、和上窑庙会等为主体,依托窑河(高塘湖)的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旅游。

(3)都市文化旅游区:以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淮南大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人坑)、博物馆等为主体,以淮南豆腐节为宣传品牌,发展都市休闲、爱国教育旅游。

(4)焦岗湖生态旅游区:以焦岗湖水面和周边的农业地区为主体,依托毛集镇的接待服务功能,发展农业观光、美食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

(5)潘集观光旅游区:以潘集矿区、黄淮海农业综合治理示范区、采煤沉陷区生态农业等为主体,发展工业遗址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

(6)淮河生态旅游带:以茅仙洞、硖山口、淮河风光带、十涧湖和淮西湖生态湿地等为主体,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民俗观光旅游。

市域交通规划

规划目标

以保证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建设为前提,在安徽省“推进向东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对外交通体系,形成区域性重要煤炭外运和物流中心。

发展策略

(1)面向华东地区,构建淮南至长三角的以铁路和水运为主的大运量煤炭运输通道。

(2)加强区域联系,建设多条联系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打通至南京的高速通道,实现与长三角。

(3)优化市域公路网,建设煤炭运输公路通道,降低煤炭运输对城镇的干扰。

(4)按照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建设公路客货运交通枢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市域公交网络。规划目标以保证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建设为前提,在安徽省“推进向东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对外交通体系,形成区域性重要煤炭外运和物流中心。

发展策略

(1)面向华东地区,构建淮南至长三角的以铁路和水运为主的大运量煤炭运输通道。

(2)加强区域联系,建设多条联系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打通至南京的高速通道,实现与长三角。

(3)优化市域公路网,建设煤炭运输公路通道,降低煤炭运输对城镇的干扰。

(4)按照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建设公路客货运交通枢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市域公交网络。

公路网规划

公路网布局结构:规划形成“四联、双环、九放射”路网结构。

“四联”指高速公路。分别为:合淮阜高速公路、淮蚌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以及淮滁高速公路。“双环”指市域规划的外环与内环公路。外环公路的功能主要串联潘谢矿区的

主要矿区,承担公路煤炭运输任务;内环公路串联淮河以北主要城镇,承担城镇客货运输服务。

“九放射”指连接市域外环线的九条通往周边城市的放射状公路。分别为:东北方向为206国道、225省道至蚌埠,正北方向203省道、钱庙—蒙城公路至淮北,西北方向308省道至亳州,正西方向为钱庙—利辛公路和102省道至阜阳,西南方向310省道至六安,东南方向206国道至合肥。

城市性质与规模

淮南市的城市性质为:安徽省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城市规模:到2020年,淮南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6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人控制。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

淮南市中心城区主要向南发展,在舜耕山以南形成新城区。其他次要发展方向为:东部城区向东发展,西部城区向东南方向发展。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东进、南扩、西调、北联”

空间结构构筑“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山水园林城市结构。“三城”之间保留生态隔离带,以城市快速通道相互联系。

1

2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